主題:車行沾手八折的士收貴租運署業界今商打擊八折黨難望達共識
新聞日期:2006年12月11日

內容:
八折的士問題擾攘逾年,在過去數個月內更猶如病毒一樣「遍地開花」,並逐漸有組織地建立起網絡,由初期純屬司機層面運作,發現到現在疑有部分車行已參與其中。事實上,的士租車市場,已分開正價的士和八折的士出租,後者租金更高出50%。不守法的司機,月入過萬;守法司機卻夜夜「吃西北風」,「棄明投暗」司機愈來愈多,有司機大膽估計,夜更時段每10部的士,就有8部是八折的士。

運輸署今日跟27個市區的士行業例會成員,討論打擊八折的士問題,但了解情況的業內人士指出,業界至今未有共識,政府暫不會有實質行動。

早上8至9時繁忙時段,的士司機廖先生已忙得不可開交,左手熟練地操控呔盤,旁邊3部手機輪流作響,應付沙田陳小姐、荃灣張先生、上水黃太……「早晨,黃太,上水去旺角,10分鐘後到,多謝晒!」廖先生精神地回應。

56歲的廖先生10多年前開始駕的士,經濟差時,做足朝5晚5,每月收入也不過7000至8000元;年多前加入八折的士行例,收入驟增至1.2萬至1.3萬元,平均每天賺500元。

估計八成夜更司機加入

從前的廖先生也不屑成為八折黨,曾經堅持不減價,「遇上講價乘客的堅持不接,但一部不接,兩部不接,第三部始終會接,當時禁不住破口大罵︰搞錯!」到了今天,生計成為了他首要的考慮,「做的士扮清高,根本不能搵食!做八折不是去偷去搶,也是做生意」。

廖先生大膽估計,全港約七成日更司機、八成夜更司機加入了八折的士行列,以全港有1.5萬部市區的士計算,同一時間也有逾萬部八折的士在街上行走。這些司機分屬30多條「街」(一條街即一群共同經營八折的士的司機),每條「街」由40人至200人不等。

廖先生說,最旺場是早上繁忙時間,隨時有「百幾支旗」(接客次數),生意多至「接唔晒」。「傳聞更有大型組織,試過晚上2.5小時內接了500支旗,收入有多豐厚可想而知。」為做生意,廖先生一個月要印製300至400張卡片。他說,無論長途、短途客也好,司機也要主動去派卡片。

另一必殺技是準時抵。要在客人叫車後5至10分鐘後到達,隨時比救護車更有效率,這得依靠緊密的組織。透過去年才面世、具有對講機功能的電話,司機按一下鍵就可以像電召的士台般,尋找合作的司機幫手。倘司機全都沒空,則會改由分區的組長根據名單委派司機負責接載。大家看見的士上放一排數部電話的,其實就是組長。

廖先生透露,近年開始有車行沾手八折黨,由車行出車,聘請代理人替租車司機找乘客,保證司機每小時有60至80元生意,而車行亦徵收更高的車租,以夜更為例,一更車租為500元,而正價車的車租只是320元。

車行分正價八折的士出租

廖先生雖然身為八折的士司機,但他預計八折黨愈普及,市場只會愈來愈不健康,「終有一日爆煲」。他坦言,自己也支持政府立法打擊八折黨,或直接把的士車費調低,「生意額是可以平均分配的,為什麼要讓部分人富起來?」

運輸署今日會聯同27個市區的士行業例會成員,討論打擊八折的士問題。有業界已明言,車行透過經營八折的士有既得利益,不會同意打擊,故例會成員要取得一致共識,機會渺茫。另有了解情的業內人士表示,現時市區的士司機收入尚可,約每月1萬元,政府未必有急切需要要求業界減價,以打擊八折黨。

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鄭家富稱,政府要平衡公眾利益及業界內部矛盾,存一定難度。但他直言現時有八折黨、七折黨、六折黨,政府應掌握的士收費存在減價空間;因此,政府應杜絕不法行為,令的士業界在公平環境下經營,即先立例規定不可議價,其後全面減價,例如長途車資可享有優惠。

守法司機:難執法不如砸咪表

「不如砸爛個咪表算吧!反正政府立了法例,都執行不了!」長久以來,的士都是按照咪表收費,的士車窗上也貼有「乘客請按咪表繳付車資」字樣,八折的士把這個口號徹底打破。有堅持不做折扣生意的司機埋怨,長途車乘客全遭八折的士集團壟斷,留下來的只有短途客,對司機不公平。

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理事袁澄波本身為日更司機,眼見政府一方面要求乘客要按咪表繳付車資,另一邊廂又說乘客主動跟司機議價不屬違法,感到氣結。他指出,現在大部分乘客上車時,都習慣跟司機議價,作為司機的一分子,心情確實矛盾,「係想做(打折),但條氣又唔順,不做呢?後面那部的士卻又虎視耽耽」。

袁澄波慨嘆,司機遵守法例拒絕減價,代價不非,如現時一般日更司機的收入僅為200至300元,八折的士司機則每日賺500多元,差距極大,主要原因是長途客都給八折的士載走了,餘下來的都是15元、20元車程的短途客。他同情被迫投身八折行列的司機,更擔心的士行業最終會遭八折黨壟斷。

工會早在2003年八折黨崛起時,已要求運輸署打擊,但一講就是3年,運輸署至今仍然堅持立法規管乘客議價有一定困難。他慨嘆警方欲執法卻無例可依,運輸署則連自己立下的法例也執行不了,倒不如全香港的士一齊砸爛咪表,返回乘客逐程議價的年代。

汽總約20名代表,今日會遊行至灣仔運輸署,要求署方正視乘客議價的問題,並立例規定乘客必須依照咪表繳付車資。

車行屢出招托市牌價升近97高位

1997年金股齊鳴的日子,的士牌價升至355萬元的高位;今時今日,平均樓價約為97年的七成左右,而的士業界要靠「打八折」才能生存,的士牌價卻仍穩站在341萬元,且逐月上升;的士業界人士解釋,牌價上落跟車行操控有重要關係,近一年來的士團體高調反擊客貨車,甚至不惜堵塞道路,正是要營造一個有利的經營環境,目的是「頂住」牌價。

2005年,的士牌價由SARS「谷底」的250萬元,穩步上升至300萬元以上,至5月份創下375萬元的新高,兩年間牌價升了50%。市場以迪士尼開幕的概念為炒作藉口,力谷牌價衝向400萬元大關,然而,油價急升推高石油價價格、銀行息口高企,令的士牌價在5個月內輾轉急瀉至321萬元。

這個「反高潮」把車行殺個措手不及,亦觸發一系列托市行動。2005年底,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在兩個的士團體贊助下,進行了3個月的調查,結果發現大部分客貨車「載客取酬」搶走的士生意。學者促請政府修例,釐清的士及客貨車的角色。

不少人會問,赤鱲角機場啟用了7年,的士跟客貨車一直相安無事,「兩兄弟」何以在這個時候反目?有熟悉牌價運作的業界不諱言,這正是車行高調催谷牌價上升的策略之一。

發動的士遊行堵塞花園道

今年3月初,的士團體藉相同課題,發動200部的士在中環遊行,其間更一度堵塞花園道全部4條行車線。行內消息指出,背後支持者不乏財雄勢大的車行。該月的牌價平均報322萬元,雖然未能即時止跌,但幅度已明顯收窄;4月至5月,牌價更保持平穩,報320萬元。

減費不利牌價車行反對議案

6月份的牌價又再呈跌勢,迫使車行再次上街,同一批車行人士發動500部的士在沙田馬場集會,並把兩部的士砸爛拖往禮賓府,又揚言有更激烈行動。終於,牌價由7月起回升,由320萬元拾級而上,至上月回升至341萬元。

10月份,部分的士團體提出減價,以抗衡八折黨,27個的士團體表決;惟有車行擔心的士全面減價後,司機會先提出減車租,不利牌價,據了解,有車行遂「使橫手」,迫使有投票權的傳呼台投反對票,議案最終以11票贊成,16票反對落敗,市民無從享用更廉宜之的士服務。

【轉自2006年12月11日明報】